播后管理
种子发芽前要保持土壤湿润,一个月后出土。要及时除草,了苗地内无杂草;当苗高25厘米以后,要松土、除草,并且在阴雨天进行间苗。幼苗生长期,还要经常保持圃地湿润,从苗木出土到6月上旬是七叶树高生长期,要增大浇水量;7至8月为七叶树苗木质化期,应减少浇水量,促进苗木地茎生长和木质化。夏季雨天要及时将圃地内的积水排水,防止因水大导致烂根。在幼苗期管理中,可于苗木速生期施尿素,苗木生长停止前1个月应施磷钾肥,幼苗施肥次数宜多,但每次量都不宜太大。一年生七叶树苗木可以进行分栽培育大苗。
植坑
七叶树主根深而侧根少,属于不耐移植的树种,故在移栽时带土球,土球直径为树木胸径的6至8倍。栽植七叶树,应在初春其萌芽前或秋末其叶片全部掉落后进行。为了提高栽植成活率,栽植前应尽量将栽植坑挖大一些,这样有利于植株的生长。栽植时,应注意不可过深,过深易导致植株闷芽,一般来说,栽植深度可略土球上表皮的3厘米至5厘米。栽植时回填土要分层踏实。
七叶树常见的害虫有:迹斑绿刺蛾、铜绿异金龟子、金毛虫、桑天牛等。
如果有迹斑绿刺蛾发生,可在成虫期用黑光灯诱杀,幼龄幼虫期喷洒3%高渗苯氧威乳油3000倍液进行防治。
如有铜绿异金龟子发生,也可用黑光灯诱杀成虫,用绿僵菌感染和杀灭幼虫。
如有金毛虫发生,幼虫发生为害期,可喷施下8000IU/ml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400至600倍液或25%灭幼脲悬浮剂2000至2500倍液。
如有桑天牛发生,可人工捕杀成虫,钩除幼虫,用磷化铝片剂堵塞熏蒸干内幼虫。
七叶树病害主要是根腐病。在夏季雨天应及时排除树穴内的积水,如连续阴雨天,应在停雨后及时扒土晾根,并用百菌清、硫磺粉等药剂进行土壤消毒,然后用土覆盖。
七叶树的别称桫椤树、梭椤子、天师栗、开心果、猴板栗。
七叶树,无患子目七叶树科,七叶树属聚伞圆锥花序组落叶乔木,七叶树种子可食用,但直接吃味道苦涩,需用碱水煮后方可食用,味如板栗。也可提取淀粉。木材细密可制造各种器具,种子可作药用,榨油可制造肥皂。
七叶树树形优美、花大秀丽,果形奇特,是观叶、观花、观果的树种,为世界的观赏树种之一。
喜光,稍耐阴,较耐寒,不耐干旱,不耐日晒。
幼树喜阴,喜冬暖夏凉与湿润的气候,在偏酸性土中生长发育良好。
以深厚、肥沃和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宜,阳光过强或土壤过于干燥时对生长不得利。
深根性,生长缓慢,寿命较长,它生命力强,适应风沙、盐碱等各种不良环境,抗污染。
七叶树形态特征
高达25米。树冠庞大、圆形,小枝光滑、粗壮,顶芽卵形而大,芽鳞交互对生,淡褐色无毛。掌状复叶对生,小叶5~7片,长椭圆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,长9~16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叶缘有细密锯齿,脉上有疏生柔毛,小叶有柄。圆锥花序呈圆柱状,顶生,长约25厘米,花小,白色,花瓣4枚。果近球形,径3~5厘米,密生疣点。种子深褐色,形如板栗,种脐宽大,淡白色。花期5~6月,果期9~10月。
七叶树园林用途
它宜作庭荫树及行道树,可配植于公园、大型庭院、机关、学校等。
七叶树管理养护
七叶树以播种繁殖为主。由于其种子不耐贮藏,如干燥极易丧失生命力,故种子成熟后宜及时采下,随采随播。9~10月间,当果实的外表变成深褐色并开裂时即可采集,收集后摊晾1~2天,脱去果皮后即可用于播种。育苗方法:疏松、肥沃、排灌方便的地段,施足基肥后整地作床,然后挖穴点播。七叶树的种粒较大,每公斤约40粒,出苗后生长迅速,点播的株行距宜为30×40(厘米),点播穴的深度为8~10厘米。点播时应将种脐朝下,覆土不得超过3厘米,然后覆草保湿。无论秋播或春播,在种子出苗期间,均要保持床面湿润。当种苗出土后,要及时揭去覆草。为防止日灼伤苗,还需搭棚遮荫,并经常喷水,使幼苗茁壮生长。一般一年生苗高可达80~100厘米,经移栽培育,3~4年生苗高250~300厘米,即可用于园林绿化。
学名:Aesculus chinensis Bunge
别名:娑罗树、天师栗、开心果、猴板栗
花语:幽雅
门:被子植物门
纲:双子叶植物纲
目:无患子目七叶树科
属:七叶树属种:七叶树
产地分布
中国黄河流域及东部各省均有栽培,仅秦岭有;自然分布在海拔700米以下之山地,在黄河流域该种系优良的行道树和庭园树。
作用三:七叶树的种子用处多多,七叶树的种子可以提取出它的淀粉,用来榨油。其实它的种子也是可以吃的,煮熟之后味道口感类似于板栗。且种子的药用价值鲜明,入药有理气之用。